原文鏈接:麟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麟游縣2025年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復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一、起草背景
按照《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管理辦法》(國衛辦疾控發〔2016〕44號)和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管理相關要求,今年將對我縣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進行復審。為進一步提升全縣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推動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再上新的臺階,確保2025年順利通過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復審,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
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入實施健康麟游戰略,強化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創造和維護健康的社會環境,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整體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務,推進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整體提升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確保通過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復審。
三、工作措施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慢性病防控政策
1.建立多部門協作聯動機制。成立以縣長任組長,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各鎮、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麟游縣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復審工作專班。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縣衛健局,由衛健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復審日常工作。
2.將慢性病防控工作納入麟游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定期發布慢性病及社會影響因素狀況報告。
3.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專款專用。
4.建立有效的績效管理及評價機制。將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各部門工作制度,納入各部門年度目標責任制管理。
(二)控制危險因素,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
1.開展健康支持環境建設。城區要做好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健康一條街建設。居民小區增加健身設施,建設15分鐘健身圈,社區15分鐘健身圈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開展健康家庭、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學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廳(酒店)建設。開展健康家庭活動的健康社區2個以上,健康單位、學校、餐飲(食堂、餐廳/酒店)每類不少于10個。
2.提供自助式健康檢測服務。在全縣各村(社區)設立自助式健康檢測點,并提供個體化健康指導。
3.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縣組建群眾健身團體5個以上,每年至少開展1次多部門參與的集體性健身比賽活動。機關、企事業單位落實工作場所工間操健身制度,覆蓋率達到80%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到40%以上。學校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中、小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課間操制度全覆蓋。
4.開展煙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煙率。轄區有禁止煙草廣告的政策文件,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設置禁止吸煙警示語和標識全覆蓋。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計生機構、無煙學校建設覆蓋率100%。
5.開展“三減三健”專項行動。面向目標人群,深入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推廣簡便技術和適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
(三)整合慢性病綜合防控體系
建立防治結合、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上下聯動的慢性病綜合防治體系,制訂實施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建設方案,明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責,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的運行、質控、績效評價機制。
(四)廣泛動員,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行動
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在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圍繞控制煙草消費、推動合理平衡膳食、促進健身活動、保持心理平衡等重點內容,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建立長效運行機制,使居民重點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60%。幼兒園、中小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覆蓋率達100%,健康教育課包括營養均衡、口腔保健、健康體重、視力保護等內容,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課程≥6學時。
(五)夯實基礎,規范慢病患者管理
1.開展重點人群和職工健康體檢。提高個人健康檔案與健康體檢信息的利用,逐步形成高危人群管理模式。每年學生健康體檢率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率分別達到90%以上,機關企事業單位每兩年1次體檢覆蓋率達到50%以上。
2.應用推廣成熟的適宜技術,開展高危人群干預。醫療機構首診測血壓率達到90%以上,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重點癌癥、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篩查和早期診斷。
3.建立慢性病患者服務體系。依托信息平臺實現分級診療,開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慢性病分級診療服務。
4.規范慢性病患者管理。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慢性病患者規范化管理,提高管理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血壓血糖控制率和規范管理率。
5.開展口腔疾病防治。在重點人群中開展口腔疾病防治,在全縣各小學實施6-9歲兒童齲齒窩溝封閉,同時開展社區健康口腔活動。
6.發揮中醫藥在慢性病預防、保健、診療、康復中的作用??h鎮醫療機構設立中醫綜合服務區,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宣傳及中醫適宜技術推廣。
7.做好慢性病醫療保障。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
8.構建區域信息平臺。建立完善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公共衛生機構、二級以上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與各級醫療機構診療信息共享。
9.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慢性病防控工作,促進醫養結合。
(六)加強監測評估,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1.開展質量控制與監測調查。建立慢性病發病、死亡病例信息登記監測體系。加強慢性病相關信息系統建設,推動衛生系統內實現數據的共享和利用,提高慢性病監測數據收集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2.推動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新發展。以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探索適宜可推廣的慢性病綜合防控模式。